气象专家:2023 年可能会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
连日来,多地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人都感到担忧:" 才六月就热成这样,七八月那还得了?"
有关专家对此表示,受 " 厄尔尼诺 " 现象推升全球气温影响,2023 年或 2024 年将打破 2016 年的全球最暖纪录,成为 " 史上最暖年 "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△2023 年 6 月 15 日,沈阳" 厄尔尼诺 " 来了!
6 月 13 日以来,内蒙古中西部、京津冀、河南中北部、山东中西部、苏皖北部等地出现 35 ℃以上高温天气,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超过 37 ℃。
6 月 15 日,北方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进入鼎盛时段。河北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,气温榜前十均被河北城市包揽,石家庄成为今年首个冲上 40 ℃的省会城市,张家口赤城、承德丰宁等地均刷新 6 月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纪录。
△ 2023 年 6 月 15 日,石家庄现高温天气" 厄尔尼诺现象已在路上,我们要为极端天气应对做好准备。"6 月 13 日,在中国气象局线上媒体通气会上,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道。
据了解," 厄尔尼诺 " 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,通常会持续 9 到 12 个月,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、美国南部、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,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,也会在澳大利亚、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,造成严重干旱。
周兵介绍,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4 月发布的 " 厄尔尼诺 " 与 " 南方涛动 " 预测意见,今年 5 月至 7 月出现 " 厄尔尼诺 " 现象的概率为 60%。
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 " 厄尔尼诺 " 状态。此次 " 厄尔尼诺 " 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,且发展较快。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," 厄尔尼诺 " 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,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。
或将打破纪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?
事实上,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 " 厄尔尼诺 " 状态的到来,被 " 炙烤 " 的不只我国,而是全球。2023 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,地球正走向 " 未知领域 "。
此前,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是 2016 年,而本月的气温记录显示,2023 年的气温可能接近 2016 年。欧盟地球观测计划——哥白尼计划的数据显示,气温峰值出现在 6 月 9 日,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为 16.7 ℃,仅比 2016 年 8 月 13 日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低 0.1 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仍在使全球升温,但没有证据表明今年这一进程加速了。
除气候变化导致目前 1.3 ℃的升温外,特定的变暖条件叠加,使得温度纪录屡创新高。几个月来,科学家一直警告说,由于世界各地一系列的海洋热浪,海面温度一直处于历史新高。6 月 11 日,北大西洋的温度达到最高点—— 22.7 ℃,比 2010 年 6 月的最高纪录还要高 0.5 ℃。
导致海洋升温的 " 厄尔尼诺 " 现象刚来,年底才达峰值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导致海洋如此热?在哥白尼计划成员 Samantha Burgess 看来,大气动力学变化导致信风减弱是最有可能的原因。在北大西洋,风力减弱可能减少了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灰尘数量,而这些灰尘通常能够帮助海洋降温。
" 海洋温度和空气温度在一年中的这个时间段飙升令人惊讶。迄今观察到的情况表明,2023 年可能是最热的 5 年之一。"Burgess 说,"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‘温暖’的海洋,而且空气温度也即将打破纪录。我们正处于未知领域。"
同样是 " 厄尔尼诺 " 加上气候变化,但今年与 2016 年的高温表现却截然不同。2016 年,气温峰值集中出现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;2023 年,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高温天气。
近几个月来,人们越来越担心南极海冰减少,因为今年 2 月,南极海冰面积仅为 179 万平方公里,创下历史上海冰面积最小纪录。尽管随着冬季来临,海冰正在缓慢增加,但是面积仍远低于平均水平,增长速度也比以往慢得多。
如何应对?在 " 厄尔尼诺 " 现象 " 加持 " 下的全球变暖,还将进一步放大极端灾害天气的影响。
" ‘拉尼娜’也好,‘厄尔尼诺’也罢,给全球带来的气象灾害是非常显著的,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洪涝灾害中,都有‘厄尔尼诺’或者‘拉尼娜’的身影,尤其是 1998 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后,‘厄尔尼诺’这个专业术语就走进了中国大众的视线。" 周兵表示。
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历史数据统计分析," 厄尔尼诺 " 现象发展年的夏季,华北南部、华中北部、华东中部、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。其中华北西南部、江南中部、华南东北部、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达到 30 天以上。" 厄尔尼诺 " 现象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极端干旱。例如,2009 年 6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的 " 厄尔尼诺 " 事件带来明显的高温热浪,2009 年秋季至 2010 年春,我国西南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。
" 各地都应针对‘厄尔尼诺’事件的发展做好应对准备。" 周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高温热浪事件对当地工农业生产、水资源、生态环境、能源保供、人体健康及人们生活等造成诸多不利影响,持续性的极端高温极易诱发复合型气象灾害,迫使干旱发生速度越来越快,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由 " 缓旱 " 向 " 骤旱 " 的转变。
在周兵看来,面对极端高温新常态局面,要做好科学应对的预案和充分准备。一方面通过不断减缓温室气体排放,减少高温,把气候影响降到最低;另一方面也要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,有预警,有评估,把资源准备好,有更好的提前安排,让它科学合理有序,长远建设。
他表示,对公众而言,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,尤其是 10-16 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;室外作业时应戴上草帽,穿浅色衣服,备好饮用水和防暑药品,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,到阴凉处休息;空调温度应控制在 26~28 ℃,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 8 ℃;注意饮食卫生,遇事戒躁忌怒,少食多餐,切忌过饱过腻;外出注意防晒,提高自身防范中暑的意识和能力。
你那里天气如何?
来源:央视网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