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市医圣祠历史沿革
医圣祠(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馆)历史沿革
医圣祠,据南阳县志记载:“宛郡即(南阳)东高阜处,为张家巷,相传有仲景故宅。延曦门东迤北二里,仁济桥西,有仲景墓。明洪武初年,有指挥名郭云者,镇南阳,奉明太祖命修宛城,将各祠墓庙中碑记尽仆,为修城之用,惟仲景墓,仅存其名,,而亦仆之,墓随没于耕牧。明末祝姓穿井墓侧,得石碣,题曰:“没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”,迨清朝顺治乙未,有张三异者,为南阳知府,慕仲景之丰功伟绩,又兼与仲景同族,乃捐俸以集同志,建祠三楹于墓后,并求仲景当年手著活人等书,藏之庙,以活天下万世之人”。此为现有文献中的最早记载。
(相关资料图)
《医圣张仲景祠墓志》记载,明•嘉靖二十五年(公元1536年)儒医沈津、越夔等人士倡首,修建三皇庙,唐藩王撰文立石(石碑残存)。
明《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灵应碑》载:“南阳城东仁济桥西有圣祖庙,十大名医中塑有仲景先生像”。
医圣祠屡有増修,清朝康熙二十七年,由医界周景福等,捐入祠地六顷七寸余亩,作为修葺祠宇及祭典费用。
时久到乾隆三十五年,又由医界方道鳌、曹祯祥等三十七人,捐银二百四十一两三钱,始把祠地赎回。
嘉庆十五年,医界张森律、张燊律等,又集资将祠宇重修,费银七百二十六两。
道光九年,中医皇甫良、王德涟等,组成“医林会馆”,对医圣祠祠地进行整顿,并加以管理。
咸丰以后,累年战火,管理无人,祠地再度被典,祠宇逐渐荒凉,建筑破坏不堪。到光绪九年,“医林会馆”首事曹鸿恩、陆逢春等,又发起捐欵,赎地重修,医圣祠赖以保存,并增建亭台,规模更为庄严宏丽。
据清末曹德宇編绘的医圣祠图志记载:整个祠宇包括正偏两院,正院建筑,有山门、中殿、正殿、两庑等,在殿塑有仲景坐像,及历代名医像,为供人谟拜之地。偏院建筑,则极为曲折,幽雅清丽,俨然洞府。由中院向西,过月门一道,“为梅花亭”及“医圣井”,井傍植三春古柳—株,径越两围,柳丝倒垂,绿阴蔽日;由井折向北,而为“荷花池”,白莲千茎,翠盖盈池,中建“湖心亭”,与“医圣桥”相接,而登“小蓬莱”,叠石为山,上筑“灵枢阁”。登临远眺:豫山矗其后,白河横其前,市廛耕牧,尽收眼底。由山下行,过“碑楼”,而达“桂花轩”,有古桂六株,婆娑成林,秋风送爽,芬芳满院。由“桂花轩”穿角门东向,为“素间亭”及“内经楼”,相传藏书极富,为医人聚会之地。院植古龙柏一株,灵霄花绕其上,觅花合药者,竟日不绝。此外建筑,尚有“春台亭”,“待月轩”,“仁术斋”,“广济馆”等,均极精雅,每年上已、重九两节,为香火大会,仕女云集,极一时之盛。
凊代以后,在消灭中医的政令下,医圣祠所有祠田全部被没收,祠院地基,也渐次被地霸侵占。截至解放前夕,庄严辉煌的医圣祠,仅存荒塚一坯,破殿一院。
解放后的1956年,南阳市政府对医圣祠加以初步整修,除对现存房舍、仲景像、仲景墓,加以重修外,并在殿外,建筑围墙一周,大门一座,并于门前,增修茅亭,中立“医圣张仲景故里”古碑一方,规模初具,医圣祠由此获得新生。